中日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高级研修生
招生简章
一、背景
2017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专业机构研发提供风险预防、安全教育相关服务或者产品。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高速发展时代,安全教育势必向常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未来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专业,因此在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上还有大量缺口。
众所周知,日本的防灾与安全教育技术全球领先。鉴于此,日本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附属共创中心(等同于国内大学研究生院)、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联合实施中日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高级研修生项目,旨在培养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专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我国家庭、学校、社区日益增加的防灾与安全教育需求,同时为从事安全教育的机构,以及从事安全产品设计、制造的企业培养、储备人才。该项目是日本大阪大学首个与中国高教科研机构正式合作的教育培训项目。
二、课程简介
中日防灾教育与高级研修生课程是我院与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附属共创中心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开发的国内首例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的专业化课程。课程内容涵盖灾害应急管理、教育学、安全工程、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以国内外发展形势为导向,政策法规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学员传授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
来自中日两国专业资深培训师将带领学员从政治、法律、社会、学校、及灾难现场与受难者身心角度出发,讲授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备灾意识、安防技术、灾后重建与心理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参训学员可获得世界顶级大学、知名国际组织等权威机构颁发的证书,同时更能提升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专业能力,满足自身工作岗位需求,或拓展职业发展领域。
三、课程特点
经典理论深入浅出讲解、权威指南融入实例演习、专业技能反复强化训练。
四、课程学时
共计80学时,其中包含线下集中教学56学时(7天),自修24学时。
五、开班时间
第一期开班时间:2019年6月17-23日。
满30人滚动开班,具体开班时间另行通知。
六、授课地点
第一期授课地点:中国成都市、日本大阪府。
后续授课地点根据预报名学员分布地区确定。
七、招生对象
A.中国大陆地区居民。
B.相关领域的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员。
C.从事相关领域的企业人员。
D.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
E.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
F.相关领域的救援人员以及志愿者。
G.其他对课程感兴趣的人员。
八、学员费用
学费、资料费共计6800元/人,学习期间住宿、交通及餐饮费用自理。
如学员需获得“大阪大学访问学者”学术水平证明,须在大阪大学本部完成规定研学,且不再另收费用,但研学产生的个人交通、签证、住宿、餐饮等费用需自理。
【学员缴费成功后因个人原因需要退费,第三方缴费流通平台会收取0.6%的手续费,这部分费用将无法退还,望知晓】
九、学员待遇
学员完成学业,考核合格颁发中日防灾教育与安全技术高级研修生结业证书、大阪大学访问学者证书(须在大阪大学本部完成相应学时)、安全教育培训师证书、心理急救员证书、学时证明等专业技术认证证书与学术水平证明,所有证书均可通过二维码或编号查询真伪。
十、举办及证书颁发机构
共同举办单位: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附属共创中心 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
日方协办:日本灾害救援志愿者网络 海外灾害援助市民中心
中方协办:四川省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 四川省心理学会
十一、举办单位简介
大阪大学:英文名Osaka University,是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综合实力日本第三。2015/16 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大阪大学位列世界第58位。大阪大学是亚太顶尖大学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校,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的“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A类顶尖校。作为日本国内的最高学府之一,大阪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声望。
日本灾害救援志愿者网络:阪神大地震后,由全日本救灾志愿者共同发起成立于1995年2月,是日本第一个从事救灾、防灾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其宗旨是将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得到的研究成果与实务经验传播到全世界,并开展救灾与减防灾有关工作。
海外灾害援助市民中心:阪神大地震后神户得到了全世界约70个国家和地区的援助,作为回报,神户市民于2002年1月17日成立发起成立了CODE。至今CODE已在全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59次救援活动。海外救灾是CODE的主要业务,同时收集全球来自相关组织的信息,举办研讨会,和市民一起学习,以市民的“建设支援文化”为目标。
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由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应急管理学、灾害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科学家于2018年1月在中国成都创立,是中国首个专注教育安全科技及人工智能的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旨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四川省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是我国首个专注于教育安全领域研究的学术科研机构。主要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文化、高危人群识别及干预、教育安全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与实验,学校安全教育师资培训、校园长安全管理培训,总结推广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交流与合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工作。
四川省心理学会:创建于1963年,是由四川省心理科学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组成,具有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它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现靠挂于成都师范学院,下设11个专业委员会,包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医学心理专委会、普通心理与心理学教学专委会、消费心理与营销专业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特殊儿童与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等。
十二、课程大纲
模块 | 课程名称 | 授课人 | 学时 | 课程目标 |
安全应急管理理论、技术 | 安全管理 概论 | 王 雨 | 4 | 了解安全特征与国内外发展状态、安全文化的功能与建设安全文化的意义,理解安全学原理相关内容,掌握安全的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与如何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
突发事件及应急管理 | 华道友 | 4 | 了解事件级别与分类,安全防范的技术和措施,掌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应急演练、培训,以及应急处置流程,舆情控制等。 | |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
孙法强 | 6 | 理解风险、危险源、风险辨识与重大风险评估等概念,掌握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掌握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及闭环管理过程。 | |
政策法规 及案例分析 | 应急志愿服务相关法律及规范 | 陈渡强 | 1 | 熟悉在应急志愿服务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及风险应对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相关案例 分析 | 1 | 认识安全管理、应急志愿服务等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法律责任,与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厘清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区别、界限以及这三种法律责任给行为人带来的法律后果。 | ||
自然灾害 风险管理 |
备灾与应急准备 |
杨艳武 |
2 | 了解新体制机制下公众防灾减灾需求,掌握常见风险分析的技术和方法、掌握日常备灾知识、公众需要防灾减灾技能组成。 |
学校灾害 风险管理 |
钱洪伟 |
2 | 了解学校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发展状态,理解综合减灾社区建设背景下学校自然灾害风险防控措施相关内容,掌握学校安全的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 |
国际救援 案例与经验 | 日本非营利组织国际灾害救援与复兴 | 吉椿雅道 | 4 | 了解世界上发生的灾害和救援经验,为了应对未来的灾害,考虑防灾、减灾、复兴。 |
灾害志愿者与集团力学 | 集团力学 与防灾教育 | 渥美公秀 | 8 | 介绍日本的灾害案例和未来活动前景,让学员了解志愿者在救灾,重建和区域防灾过程中所起的多样性作用。同时传授日本在防灾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最前沿的防灾教育技术,让学员能结合中国的现状反思国内防灾教育所面临的理论及实践的课题。 |
防灾与安全教育技术 | 日本防灾教育 技术 | 神先真 | 4 | 分享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思想和文化,将“保护生命的行动”传递给后代,让学员们掌握如何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
灘山敦子 | ||||
贰又正贵 | ||||
学校安全 教育技术 | 张国远 | 4 | 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目标任务,掌握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掌握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策略和技能。 | |
郭 平 | ||||
张 敏 | ||||
危机干预与心理急救 | 灾难与事故 危机干预概论 | 胡 韬 | 4 | 了解灾难心理急救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各年龄阶段的主要心理危机预方法。掌握在不同重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心理急救技能,以及自杀危机的心理急救方法。 |
心理急救 | 锁 朋 | 12 | 了解心理急救的概念和核心理论,掌握不同重大事故及自然灾难的心理急救技能,掌握自杀危机的心理急救。 |
注:最终课表以现场授课为准。
十三、培训专家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 | 姓名 | 介绍 |
日本 |
渥美公秀 | 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教授、博(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日本灾害救援志愿者网络理事长,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日本集团力学学会、日本灾害复兴学会、日本自然灾害学会等学会执行委员,出版著作《灾害志愿者》、《志愿者的智慧》、《地震笔记本》、《防灾/减灾的人间科学》、《灾害志愿者入门》等系列书籍。 |
吉椿雅道 | 日本海外灾害援助市民中心事务局长,长期从事国际救灾事务管理与实务工作。 | |
神先真 | 日本北岩手未来研究室理事長,从事防灾教育的技术开发与教学。 | |
贰又正贵 | 日本北岩手未来研究室理事,日本岩手县政府官员,从事防灾教育的技术开发与教学。 | |
灘山敦子 | NPO法人北岩手县实验室监事,NPO 企画管理负责人,岩手县久慈市长内小学 学童保育所主任。 | |
中国 | 王 雨 | 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土木与安全工程教工党支部书记,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副理事长。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四川省安全生产专家(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聘)、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四川省安全生产培训协会聘)。 |
华道友 | 四川师范大学安全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国家总局培训中心讲师,四川省安监局安全技术中心特聘专家、四川煤监局专家,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家、四川省安全培训专家,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主编出版教材5部,多次主持或参与省市安全发展规划、社会风险评估、城市风险管控、事故调查、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与管理咨询。 | |
钱洪伟 |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救援研究所所长、应急志愿者研究中心主任、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公共安全应急科普教育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应急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公共安全标准化专委会专家,工信部全国应急产业联盟专家,《安全》期刊连续两期应急科学专刊召集人,出版《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灾时高效运营瓶颈、影响及消减》等著作,从事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应急队伍(志愿者组织)能力提升、应急科普教育、应急科学与工程体系等研究。 | |
张国远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政策评估及实验研究项目办主任,四川省学校安全 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副教授,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四川大学国家社工人才培训基地副主任等。民政部雅安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项目培训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项目专家。长期从事减灾应急与教育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务工作。 | |
郭 平 | 教授,教育学博士,博(硕)士生导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师发展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委会副理事长,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培训专家,四川省中小学教育督导专家,四川省教育咨询与质量监测评估科研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 | |
胡 韬 | 成都师范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心理与行为科学普及基地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学会秘书长,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 |
杨艳武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副总干事,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与实务,“第一响应人”中国地区创始推广人。 | |
锁朋 | 临床主治医师,二级心理咨询师,新安世纪教育安全科技研究院心理安全与心理急救研究所所长,曾参与国际国内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心理救援,发起全国公众心理急救普及培训,《公众心理急救普及课程》《心理急救员课程》培训体系主创人。 | |
孙法强 | 成都英尼安全技术公司总经理,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英国职业健康安全师,安全标准化评审专家,资深安全培训师,从事安全工作近二十年,具有丰富的 |